創造力和感染力是色彩魅力的一部分,也是繪畫的一部分。色彩靜物寫生是用色彩塑造物體的體積感、空間感、質感的一種方法,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繪畫語言。能夠提高色彩修養和審美水平的一種藝術表現。美術高考的科目中色彩考試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作為高考的藝術生,如何進行色彩課的學習;如何掌握色彩的基本技能和色彩的基本規律;學生具備怎樣的藝術素養和繪畫能力,是考生順利迎接高考的保障和關鍵。
優秀的水粉畫,首先進入觀者眼睛的就是整個畫面的構圖和空間的布局。布局也就是構圖,好的構圖能讓水粉畫的畫面效果看起來更美觀,視覺上更舒服,準確地說,水粉畫的關鍵也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構圖。構圖是繪畫作品好壞效果的前提。構圖往往被學生忽視,只照顧顏色的冷暖調性、物體的塑造情況及畫面的空間效果。殊不知連構圖都會出現問題的畫面,整體的效果怎么會好呢!在美術高等院校的色彩專業考試中,構圖是評分標準的第一項具體要求,對畫面構圖的控制能力和構圖角度的視覺感染力也是一項基本的能力體現。
色調就是整個畫面的某種色彩傾向和色彩感覺。他不注重細節的刻畫,只是很快速的概括出畫面的色彩關系,有針對性的取舍。色調傾向是否統一,和關注方向是一幅繪畫作品是否優秀的評判標準例如:各物體之間的關系我們首先看一下整組靜物的、襯布面積的大小及物體高低、顏色冷暖的比例等關系。如果藍顏色所占的比例較大,我們就可以定藍襯布為主要襯布,其畫面的色彩傾向和色調定為藍色調。若主體物與襯布的色彩屬于同類色,也能夠基本確定畫面的色調,也就是說畫面面積大的襯布顏色就構成了畫面的主色調。在靜物的擺放方面,一般用一塊大面積的具有某種色彩傾向的襯布和一小塊其他顏色的襯布一起擺放,從主體物的大小到其他靜物的顏色搭配,使畫面產生色調的對比和統一。
還有一些因素影響著靜物的色調,為了明確色調的具體定位,我們學會從以下幾方面來辨別:明度上分為高、中、低三個明度;純度上分為純色調和灰色調;色性上分為冷色調和暖色調。在訓練的過程中,針對復雜的色彩因素,除了要注意把握色彩的冷暖關系、純與灰的對比、空間的變化和體積的塑造,還要注重物體與襯布顏色之間的統一和變化,物體與襯布的面積比例,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冷暖關系,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疏密擺放。這也是對學生色彩表達能力的要求和繪畫意識高低的表現方面,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在湖北美術聯考中的卷面分。
色彩寫生和素描寫生在造型方面有共同之處,造型也是色彩繪畫的要素,但是色彩的魅力又是自己獨有的,是以色彩造型為主,素描造型為輔的訓練是進行色彩造型訓練的方法之一。在色彩靜物的學習和練習中,素描水平的高低和素養與如何運用色彩語言的多種要素來完成對造型的表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教學中經常遇見學生這樣或那樣的表現手法,一般來說學生的素描水平一般,那么色彩塑造能力也不會太高,這是必然的結果。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如果造型能力一般,但色彩感覺非常好,色調非常優美,表現手法又靈活,那他的造型能力稍微弱一點,也可以彌補他造型弱的短處。但這種現象好像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少遇見。實際教學中會遇到學生喜歡塑造,而且造像能力很強。雖然平時很少畫色彩,但色彩感覺很好,在考試中的成績上偶爾也會出現比自己平時成績高很多的分數,這也可能和繪畫的表現手法或是形體的塑造有很大關系。
美術高考的評分標準中畫面有一定的藝術表現能力是最后一項要求。所謂藝術表現能力是在不同的藝術類學科中,人們對繪畫的理解有自己不同的認識和表現手法。就基礎繪畫訓練方面,指的是作品的表現手法具有的藝術性。在色彩靜物的寫生過程中,要認真觀察靜物所要表現的內容,利用整體觀察法。近些年的高考考試中通常都是以默寫靜物為主,這就需要學生能夠具備自主擺放物體的能力。擺放靜物位置時,首先通過對靜物的大小、高低、寬窄、多少、前后及顏色加以分析,然后從空間和位置上再加以考慮,使之構成相對完整的畫面。這些都是影響整幅畫面是否能夠表達虛實關系和主次關系的組成因素。這種藝術表現力需要繪畫者長期的觀察、訓練和體會才能夠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例如:一組由三塊襯布、主體物和許多水果組合的靜物,首先要明確的是:那個是主體物,那個靜物又是次主體物,加上水果的點綴使畫面具有空間感和水粉意義上的層次感。如果素描關系明確近處的物體清晰,刻畫細致一些而遠處的物體要處理的相對簡單一些、概括一些。襯布的處理也要有虛實,襯布主要是用來襯托主體物的,襯布不能占據主體物的地位,所以在表現襯布時不能把襯布處理的太過刻板和華麗,從而在視覺上就能夠表現出層次感,突出主體物表現出整幅畫面的節奏感和畫面的感染力,進而表現出學生的色彩駕馭能力和表現力。